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:初中生自我意識的發展
發布時間:2021-12-15 15:45:05 瀏覽量:1233
在教師招聘考試中,初中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多以主觀題,如以辨析、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,考生需要把握其中的重點,針對初中生自我意識發展偏差的具體表現及其出題形式,形成自己的理解,從而提高答題能力。
隨著年齡以及社會經歷的提升,初中生生理與心理各方面的發展都十分的迅速。一方面逐漸擺脫小學時期的幼稚,但又未能完全擺脫;另一方面逐漸成熟,但又未能完全成熟。因此,初中生各方面都表現出半幼稚、半成熟的特點,自我意識的發展也不例外。
1.初中生自我意識發展容易出現的偏差
(1)過度敏感
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,生理發育十分迅速,一些性特征的逐漸顯露,使其出現了許多生理以及體態的變化,而初中生對于這些體態的變化十分敏感。例如,初中生常常會因身高、體重、青春痘等等生理變化的問題而煩惱,甚至難以接納自我。
對于這些“青春期的煩惱”,許多家長常常不以為意,卻容易因此失去絕佳的引導機會,學生也就難以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。
(2)過度獨立
初中生心理發展具有過渡性的特點,急切地想要脫離家長而獨立,有自己的生活及私密空間。這種獨立的需求是隨著個人自我意識的發展所出現的正常的需求,但是容易出現偏差的情況。有時,家長的耐心勸慰,初中生卻會處于過度獨立的心理而逆反,偏要反其道而行之。
例如,家長勸慰初中社,絕對不能早戀、絕對不能染發、絕對不能進游戲廳......初中生卻偏偏要做。可見,初中生思維發展的過度獨立若是處理不好,易于釀成不良后果。
(3)過分自尊
前文所提及的過度敏感主要是指學生對于自身生理、體態等外在形象的敏感,而過分自尊更多地指向心理心理方面。但其實,過分自尊的中學生常常也是過度敏感的人。這種過分自尊會使得中學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,對于一些外部的刺激容易變得焦慮、緊張。例如,過度自尊的中學生常常會認為他人審視的目光、微皺的眉頭、掩面的偷笑等,都是因為自己而出現的(這也是初中生思維中自我中心的表現),而一旦這些表情、動作,使其感到自尊遭到了損害,便立即會發生情緒或是行為上的反應,有的傷害自己,有的甚至傷害他人。
對于過分自責的情況,一方面家長教師應當加以合理的引導;另一方面,在于初中生溝通交往的過程中,應當設身處地的考慮初中生的想法。例如,某些教師為幫助家庭困難學生,公開班級學生家庭貧困的隱私來號召全校學生募捐,這種做法只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,進而損害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。
(4)過分自責
在生活中,當我們在某件事情上犯錯時,就會容易產生自我責備這種心理體驗。正常的自責體驗能夠幫助我們反省自身、改正錯誤、自我警示。然而,過分自責則是認知的偏差與思維方式的不科學,是一種消極的狀態。
在這種狀態下,學生會抓住自己某個小缺點進行長時間的自我責備,使得自身在心理飽受折磨。更有甚者,會進行自我否定、無法原諒自己而自我懲罰、自我傷害,從而嚴重影響自身的學習效率與生活質量。
(5)過分自我表現
現代生活中,一個勇于自我表現的人,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點與優勢,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親近與賞識。然而,中學生正是思維上以自我為中心、渴望獲得他人關注的時期。因此,許多初中生常常會出現過分自我表現的現象,這種過分自我表現又常常不分場合、不分時間、甚至不分對象的出現,或者無論何時何地,當他們渴望獲得關注的某人(有時是家長、教師,有時也可能是某個異性)在場時,就會情不自禁地表現自我,
如高聲喧嘩、當眾滑稽等。由于這種過分的自我表現多是一些不合時宜的行為,學生在表現后,又常常容易懊惱。
(6)過分自我掩飾
中學生是一個心理發展的矛盾體,既渴望獲得他人關注,又常常想要掩飾自我,這種心理狀態其實與中學生心理發展的閉鎖性,以及過分自尊密切相關。
一方面,小學階段,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尚且較弱,情緒容易外顯。而隨著身心的發展,中學生的情緒自我控制能力增強,心理活動也進一步具備了含蓄、內隱的特點,在某些情況下則會選擇自我掩飾,不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感與真實想法。另一方面,中學生自尊心較強,在他人面前不愿意暴露自身的不足與缺陷,也會選擇自我掩飾。
例如,在一些小說中常描寫,初中生對于自己喜歡的異性常常故意表現出嗤之以鼻,也是一種自我掩飾的體現。
(7)強烈的無能體驗
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了“自我效能感”的概念,即個人對于自己能否順利完成某一件事情的預估。從這個概念來理解,初中生強烈的無能體驗,就是指當學生面臨某一問題時,還沒有親自實踐,便會在心中提前預估“我不行”、“我肯定做不到”,結合生活實際簡單來說,就是自信心極度不足,不信任自我的一種心理狀態。
當學生產生了過度敏感、過度自尊、又或是過度自責時,自我處理不當或是家長、教師引導不當,都容易出現強烈的無能體驗。對于這一狀態,教師、家長應當對學生予以更多的鼓勵與支持。
2.初中生良好自我意識的培養
(1)使學生客觀、全面地認識自我。
客觀、全面地認識自我,并非指學生應當一味地肯定自身,而是既不妄自菲薄、自我否定,也不眼高于頂,不可一世。有了正確的自我認識以后,學生才能夠用正確的眼光審視自身。對于缺點,不是一味掩飾、逃避,而是正視、改正。如此一來,對于外界的贊美或是詆毀,都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。
(2)使學生積極地評價自我。
(3)要使學生學會“管理好自我”。
(4)使學生不斷提高自我效能。
對于學生自我效能的提高,首先可以給學生創設一些能力范圍以內的問題情境,通過問題的解決,增加成功體驗;其次可以多予以學生言語上的激勵,多表揚學生;再者,還可通過為學生提供與自身能力相近的榜樣。
最后,自我意識的發展屬于心理發展的一部分,在理解過程中不要與其他知識點割裂開,而應當結合在一起,既可以加深理解,又有助于在做題過程中快速地遷移知識。

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題庫